浙江省余杭县闲林镇归侨合作农场(以下简称归侨农场),是1949年以前浙江省创办的唯一归侨农场。该场的创建充分显示了爱国归侨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其场员全是青田人。这所归侨农场从筹划至停办,仅一年三个月。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它艰辛的创业历程。
(一)
这是一批在海外受尽磨难的侨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不聊生的旧中国,青田的山区农民,由于山多田少,产粮低,不能糊口,为生活所迫,他们被逼离乡背井,分别侨居在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波兰、荷兰等国,沦为外国资本家的牛马,遭受洋人的任意欺凌,一些外国人见到华侨就用手掌把中国人示意为“猪仔”;他们常常随意用脚踢坏华侨的货品,甚至白白拿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欧洲的一些小国,如荷兰、挪威、瑞士等国,已被德、意法西斯侵略,一批无法忍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华侨纷纷回国。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当局不顾国际公法,强行将侨居当地的许多华侨押送出境。当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措施,使这批华侨迅速回国。
1946年8月,有60户青田籍侨胞从欧洲返回上海;1947年12月,另一批华侨抵沪,其中,36户来自前苏联库页岛,40户来自欧洲。在这些归国华侨中,有84户是青田人。
由于这些侨胞在外的多年积蓄均在失业和流离中耗尽,除一小部分从事商贩谋生外,大都因无地耕种,无资经商而生活无着。其中42户返回青田原籍谋生,其余暂留上海,由政府集中安排,靠救济生活。在这些归侨中,90%以上的人在出国前都是农民,具有劳动力的男性有103人。这批归侨的出路在哪里?一个偶然的机会,归侨陈最华的哥哥陈小林自新登驱车到杭州的路途中,发现闲林镇附近有一大片荒地。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其弟陈最华。与此同时,归侨杨宗玉、杨宗华的同乡至交,时任浙江省民政厅官员的贡沛诚也提出由政府资助,在闲林镇附近创办归侨农场的主张。这样,经过一番周密的商讨,1947年12月26日,由归侨代表杨宗华、徐去病,吴品敖、卢昌邦、刘宗普等五人向上海市政府侨务处提出申请,要求创办农场,经该处长罗兆修开具介绍信,以“华侨合作生产农庄筹划处”的名义,向浙江省垦务委员会主任贡沛诚要求支持。就这样,困居在上海的这批归侨有了出路。
(二)
接到“筹备处”报告后,浙江省垦务委员会很重视,于1948年1月10日下文时任余杭县县长白冲浩,指令“余杭县县政府”查明见复。1月12日,省垦务委员会、合作管理处、地政局、机械农垦复耕队等7人前往闲林镇勘查。20日,余杭县政府又派勘测人员工作一周,测量农场土地面积,半月之内,农场的创建计划基本定局。
1948年1月29日,在上海小东门宝带弄86号归侨住所召开了创建归侨农场的筹划会议,推选徐去病、杨宗华、陈最华、周文奎、周炳仁、王仲雅、裘进乾、余桂斋、卢昌帮等九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并推徐去病为主任。决定在闲林镇设立办事处,派吴品敖常驻该镇工作。
2月20日,浙江省政府批准了归侨农场提出的勘测预算190万元(法郎),浙江省地政局派第三十一分队正式测量办场土地。
1948年3月27日,归侨农场首届场员大会召开,余杭县闲林镇归侨合作农场正式成立,并把农场命名为“归侨农场”。出席大会的有31户。他们有来自上海的青田籍难侨,也有一部分是来自青田的归侨。因为当时作为侨乡的青田是一个贫瘠的山区县,归侨总想移居到平原地区。首届场员大会通过了归侨农场的章程和监理事名单。该章程分为:总则、场员、组织、业务、资金、土地、劳动、收益分配。解散、附则等十章共六十五条。在总则明确规定了归侨合作农场以合作方式,应用科学方法和进步技术,共谋收益,以场员经济宽裕、生活改善为宗旨。大会推选徐去病、杨宗华、杨宗玉。陈最华等五人为理事;推选邱长青、王仲雅、裘进乾三人为监事,邱长青为监事会主席,徐保立为候补监事。
当时“归侨农场”划定土地732亩,由40户场员承耕,后增加到43户,57人。其中有21户归侨及22户和这些归侨有亲戚关系的青田籍农户。归侨农场独家独户经营,筹建时为二十一股,各场员分为二股、一股、半股不等,每股出大米十担作为股金。归侨农场由杨宗华任场长,陈最华任副场长。杨宗华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曾侨居德国、俄国、波兰等国,对西欧的农场经营方式刻有所了解,决心献身于农垦事业。
(三)
1948年3月建场以后,摆在开荒者面前的是数不清的艰难困苦。
农场的耕田分三部分:一是环和乡的横圹畈,二是闲林镇的白洋畈和北山畈。这三片可耕地,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茫茫一片杂草,长及比人还高,无边无际。水沟里的鱼,草地里的、野池圹边的野鸭都是一群群的。这里大都是黑色的粘土。缺水时,土跟石头一般硬,浸水时,又粘住工具,使你施展不开。当时场员的劳动强度甚大。他们起早摸黑,蚊子咬、蚂蝗叮,合灶共餐;晚上在自建的八座茅舍里过夜,石板当桌,石块当凳,生活十分艰辛。甚至还遭受吸血虫、血丝虫和痢疾、霍乱等疾病的严重威胁。有的人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有的则积劳成疾而丧生。面对困难,场员没有退缩。经过一年时间的勤奋开垦,归侨农场已有水田200多亩,农地20多亩,山地100多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土豆等,经济作物有茶叶、桑树等。
由于归侨合作农场所在区域,是天目山脉花围,当地俗语是:“天目雷声响,南湖白洋洋”,是个十年九灾的地方。该年水稻被淹,淹了又种,因而该场夏种逾期,以至这年秋季收成很差,早稻亩产400斤,迟种者仅三、四十斤。全场57人,每人分及大米263斤,番薯350斤。场员生活只能勉强维持到第二年5月。
1949年1月10日,农场召开第二次场员大会,改选理、监事。选举杨宗华担任理事会主席,叶证任监事会主席,陈最华任场长。他们还商议了今后农场发展规划,如房屋的布局和建造、道路的建设、农业设备机械化等。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规划都未能事实现。
1949年3月,余杭县解放前夕,归侨农场即停止经营,并自行解散。
1950年冬至1951年春,这批青田籍归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参加了当地的土地改举运动,就近分配了土地。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归侨农场的主要创办者杨宗华,这位勤恳的实干家,由于得了肺结核病,不幸于1951年早世,年仅四十出头。
另外,归侨农场的场员与海外关系密切的5户7人,又先后重新出国谋生。他们是青田籍华侨:吴仲华、陈英和、徐竹川、周徳星、周阿娜(意大利籍、周徳星之妻)、徐立明、葛拉拉(意大利籍,徐立明之妻子)。
(四)
65年过去了,当年开创“归侨农场”的场员们已全部谢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下,这批老归侨的子孙,大批赴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西班牙等国办企业、做贸易,如老归侨董上楷、裘进乾等人的后辈已全部在欧洲;老归侨陈立松的后辈有57人在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侨居。由于祖国的繁荣富强,在国外的老归侨子孙们再不会受洋人的欺辱,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片片新的天地。如今,余杭镇沈家店村的几位首富者,全是我们青田籍归侨的后代,有的家产已超亿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公路和工业的大发展,现杭州至余杭的346路公交车东南的土地挖掉成了平地,原来山上的茶园、竹林、松树林等不复存在了,现在成了沈家店村的居民区,一排排整齐的三层楼房错落有致,小区里还有小公园、运动场、幼儿园、饭馆、商店等。原来场员们在白洋畈、横圹畈等地开垦的农田也于2002年被征用,建立起了厂房、住宅高楼、立交桥、高速公路、杭州西溪湿地中的西溪公园等。这一幅幅美景,是老场员连做梦也未曾想到的,如果说,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美梦,现在是梦想成真了。
如今,这些说青田话的老归侨后裔,住着现代化的楼房,过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少有所学的美好生活。他们团结、快乐、友好、互爱。当年归侨的第二代赵作明、占全孔夫妇,遇有哪家困难,就慷慨出资援助,逢年过节就去慰问村子里的老人或病人,真是德高望重的老人。2014年2月5日,正好是两位老人90和80大寿,其子女请全部青田籍的乡亲,摆了30余桌酒席,热热闹闹地会餐了两天,大门上还贴着“谢绝送礼”四个大字。其精神必能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陈志兴,青田县汤垟乡周树村人,曾在四川、陕西等地军工厂工作,1983年被评为统计师,1984年调回海盐县工作,2001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