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HPV感染致肛门癌渐成主流
据介绍,广义上的肛门癌包括肛门直肠癌、肛管癌和肛门边缘癌,本文所指的肛门癌是指后两者。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每年约有5300人被诊断为肛门癌。虽然肛门癌在一般人群中并不十分常见,但其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文章指出,虽然肛门癌的发生率还相对较低,但本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率以每年约2%的速度逐年递增。
“肛门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致病原因可能有多种:一是受到细菌刺激引起炎症、痔疮。二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发病,和其他肿瘤的生成相似,肛门部位发生基因突变。”潘运龙提醒,肛门癌的发生率是1/10万,而在有肛门性交的男性病人中发病率是35/10万。
国外研究显示,90%左右的肛门癌都与HPV感染相关。有研究发现,宫颈和肛门部位HPV感染的型别高度一致,这意味着肛门部位与宫颈具有共同的感染来源。来自台湾的研究显示,肛门癌的致病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它和HPV、沙眼衣原体、抽烟、慢性肛门刺激、染色体异常等有关。此外,肾移植患者罹患肛门癌增加。
在美国,男女发生肛门癌的比例差不多。研究指出,同性恋及检测阳性者,患肛门上皮内瘤变及肛门癌的风险较高。国外研究指出,年龄在45岁以上的HPV 16亚型感染者发生肛门癌的可能性最高;而宫颈HPV阳性者,肛门部位感染HPV的风险高出3倍以上。
治疗:放、化疗逐渐取代手术
潘运龙指出,肛门癌的发生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其前期病变为肛门上皮内瘤变(AIN),后期可发展为鳞状肛门癌。“以往的肛门癌或肛门肿瘤,需要手术切除,也就是把肛门挖掉,携带‘人工肛门’(俗称“屎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潘云龙表示,近10年来,放疗和化疗的方法得到推荐和认可。放疗和化疗不仅能保住肛门,而且预后好。如果放疗和化疗效果不理想,再考虑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