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摆在外面。对于酸奶、速冻食品等不易保鲜的食物,超市的通常做法是:将最新鲜的产品摆在里面,临近保质期的则摆在显眼且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人们常不自觉将其放入了购物车。
以“味”诱人,饥饿营销。熟食区现做现卖的销售方式总是备受青睐,会让前来购物的人觉得新鲜、卫生,但这也是超市搞得嗅觉营销。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激发“欲望”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你的购买欲。
必需品隐藏在深处。超市一般会将生鲜、奶制品等饮食必需品摆在最深处,消费者在购买这些物品前,要穿过店内全部货架,无形中增加购买其他物品的几率。
变质蔬果化身“精装”。有的超市为降低成本,会把果蔬坏掉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儿,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问题,可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已大打折扣。
捆绑销售吸引人。“3连包饼干配一个水杯”、“5连包泡面送饭盒”……因钟情赠品而买回不健康食品的消费者也比比皆是。
谨记“四不一减”原则
“要从琳琅满目的食品中挑出‘健康’食物,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事。”左小霞提醒,如果仅是购买蔬菜、水果等生鲜食物,建议尽量在家附近专门的蔬果店购买;如果还需购买其他食品,建议在逛超市时谨记以下“四不一减”原则。
列清单,不盲目选。清单购物的好处在于,既不会落下该买的,也不会带多余的回家,避免发胖。
拿里面的,不要外面的。选酸奶、速冻产品时,除了要看清保质期,还应尽量挑里面的“新鲜货”拿。
饭后去,不在饿时逛。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显示,被禁食5小时的人去超市,选择的食品一般热量很高,而吃过东西后再逛超市的人,购买的食物热量就相对较小。所以饭后逛超市有利于理性购物。
挑蔬果,不买盒装的。有调查显示,早上8∶00~9∶00,超市里的人流量最小,蔬菜、水果最新鲜,性价比最高。在挑选蔬果时,尽量购买颜色新鲜、外形饱满且没有磕伤的,少买切块水果或是用保鲜膜“过塑”的蔬果。
奔目标,减少逗留时间。进入超市,先买必需品,这样可减少停留在不健康食品前的机会,避免垃圾食品的诱惑。一般情况下,逛超市的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以内。
此外,何丽建议,购买食品时,还要注意食物成分标签,选购一些添加剂少的食品。尽量少买加工类食品,最好自己做,吃起来也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