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教:看似赢在起跑线实际输了一辈子
2012年03月19日
[概要:刘慧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幼儿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世界华商理事会常务理事、睿稚集团董事长。2004年起,刘慧琴女士先后将全球知名幼教领导品牌天才宝贝、小小地球引入中国。3月18日,刘女士应邀赴烟台做孩子的英文技能培养Vs父母扮演的角色主题讲座并接受媒体访谈。]
学习压力已浸染到幼儿
刚刚结束的两会,一些炮轰教育部的新闻道出了无数家长的心声,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种问题不仅仅反映在小学生、初中生身上,同样反映在幼儿身上。记者随机调查的几位家长中,帮孩子报班的数量少则2~3个,多则5~6个。课程涵盖奥数、拼音、识字、看图说话、画画、英语、艺术等等,不少孩子双休轮轴转,部分孩子甚至不愿意过双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叶斌主任介绍,来心理咨询的孩子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厌学,其中学龄前儿童占到34%,而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中。
对此现象,刘慧琴深感痛心: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拼命为孩子报班,不想反而盲目求进,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观点1:3~6岁,综合能力更重要
事实上,孩子的一辈子很长,最可怕的是看似赢在起跑线上,但实际输了一辈子。刘慧琴女士说,3~6岁,幼儿综合能力培养远比学科知识灌输更重要。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探究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意识的萌芽。
放眼国际,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压力有点过重。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第七条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孩子在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识字、算术这些学科性很强的知识,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一学就会了。中国的幼儿家长习惯以识字多少,会背多少儿歌,会数多少个数为衡量标准,这也间接迫使中国的幼儿园接受教育理念和家长标准的双重压力。这是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学习的兴趣,一旦被破坏,则很难逆转了。
记者和孩子们一起快乐体验天才宝贝课程
人生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扎实,顶部优势越突出。3~6岁,孩子人生刚起步,给孩子更多探究整合的‘触点’,让孩子在团队中互相学习,让孩子不怵于外界,敢于担当……扎扎实实地打好人生金字塔底部最宽泛的这些点,才能为今后的‘顶点’奠定最稳固的基础。
在刘慧琴眼里,纯粹知识的灌输,无疑舍本求末。当初将天才宝贝引进到中国,除了看重它的课程和综合能力培养之外,也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幼儿享受真正快乐的学习时光。
观点2:玩中学符合孩子天性
有句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懂孩子,才能启发孩子,挖掘孩子的潜能。孩子应该在玩和游戏中学习成长。
举个例子说,全球正在同步进行的《地球科学》学科中的火山爆发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做实验,通过火山模型、苏打粉、红墨水、洗洁精、白醋等模拟火山爆发,许多孩子毕业上了小学,还对这个实验回味无穷。
再说天才宝贝的《经济》学科,很多大人觉得对孩子太深奥了。可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自然习得。如物物交易概念,我们用鸡毛、树叶、牛皮、贝壳等道具,让孩子们自由交换道具,然后用交换来的东西装饰一件衣服。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对物物交易概念怕是一辈子不会忘记。
在我们的学员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家长推荐。我们的投资人当中,90%是我们的学员家长。这一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