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正文
  • 返回首页 新闻频道 天下华闻

    海外华人热议“常回家”立法
    2012年07月12日

    隔洋尽孝:这题目好难
      近日,关于正在修订和审议的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中,将对老年人的精神抚慰条款写进法律一事引起广泛热议。围绕着子女应常回家看看这条温情的规定是否适宜入法、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引发舆论热议。而这一话题也蔓延到了旅居海外的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中,他们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多数身在海外的子女都为不能就近照顾国内的父母而心怀愧疚,但谈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大都道出自己的矛盾和无奈:自己在国外奋斗多年,事业和家庭都在国外,放弃一切回国照料父母不太现实;而将空巢父母接往国外,也远非解决问题的良策。除了子女因工作忙碌常常无暇顾及父母之外,已在国内生活大半生的父母也很难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老有所乐、颐养天年。更何况,中国传统叶落归根的思想也让许多老人难离故土。常回家看看这一项立法,对华人来说却是情牵两地。
      热议
      不愿欲养亲不待
      来自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按国际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超过10%的标准,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内60岁以上老人很多是空巢老人。常回家看看对他们和他们远在外地甚至外国奋斗的孩子来说,都是奢侈品。全国老龄办指出,随着人才在全国范围甚至国际范围的流动,今后国内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延长。
      另一项关于海外华人数量的统计:2011年的统计显示,自1978年以来,有106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27.5万人回国。这意味着,大量的留学生成为移民,定居海外。
      可以说,常回家看看入法与否,既是一项关乎1.85亿老人的立法,又是关乎远离国内父母的海外华人的立法。
      任教于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经济学的姚教授,今年春天刚回国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料理了后事。清明节时,他专门写了一篇怀念父亲的长文,并向当地的华文媒体投稿,文章读来令人动容。谈到海外华人尽孝问题,他认为,如果父母的物质条件尚不宽裕,应当首先保证父母的经济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他在海外学习、工作二十多年来坚持的一个原则。
      我的兄弟在国内出力,我人在国外,就出钱。我一年回国一次甚至两三年才回国一次,根本就没法守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病痛大小事,都是兄弟在照看。一般在国外,稍微省一点过日子,寄回去的费用都挺够花的。没钱补贴父母这种说法说不过去。对父母物质上的赡养,是最基本也是最实在的。
      二是保证与父母的沟通。以前没有电话就经常写信,每个礼拜一封信。父母看到我一封信,一个礼拜吃饭都会香。最近十几年,书信转为打电话。每周六上午(国内下午或傍晚)准时给老人打电话。给老人打电话不是完成任务,一定要有特别的耐心和专心,哪怕只是听父母唠叨。从家庭成员近况,到吃穿住用生活细节,什么都可以聊。有时候给父母出出主意,有时候评点评点。这样的精神安慰对老人来说比吃什么补药都管用。
      姚教授这一代出国的华人,当自己在国外立稳脚跟时,国内的父母多已年迈。采访中,这些华人有的表达了因距离阻隔对父母的挂念,有些人则为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深感遗憾和自责,而现在因留学而留在国外的独生子女一代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
      无奈
      团聚之路不好走
      空巢老人现象,如今不只在国内能见到,在海外也越来越常见起来。相比国内的空巢老人,海外的空巢老人更孤独,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遭遇更多变更,语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更是他们这个年纪难以在短期内克服和适应的。
      年轻的独生子女一代,很多人到海外留学后,往往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处于事业发展阶段,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拼事业和建设自己的小家庭,想要做到常回家看看是力不从心。
      不过,这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大多数年纪尚轻,身体尚好,经济状况尚佳。因此,不少人都选择为父母申请探亲签证,轮流将各自的老人从国内接到异国他乡短聚。然而,随着各国的移民政策步步紧缩,想接父母来短聚也越来越困难了。
      以英国为例。就算这样一次最长半年的飞行探亲,也面临政策变化的压力——政府已经开始限制和取消探亲签证的上诉权——尽管只是在程序上为探亲签证的申请增加了难度。
      有人说,避免短聚的麻烦,干脆把父母从国内接来长居吧?撇开父母来英后的适应问题,光是7月9日起即将实施的家庭团聚类签证新规,就条件繁苛:在英子女若想接父母来英定居,需证明父母在原籍国不能得到其他照顾,并保证父母来英后不会挪用英国福利,且父母需在原籍国申请办理。从2013年10月起,如果父母年龄未满65岁,申请永居还得通过Life in the UK和相当于雅思5分的B1两项英文考试。——如此严苛的经济要求不说,单说两门英文考试,试问,有几个爸妈能通过呢?
      于是,在团聚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围绕着要不要回国的讨论在年轻华人中展开了。在英国一个人气较旺的华人论坛中,近日出现了一条与此话题相关的热帖,其中有一些观点颇能说明华人对国内父母的担忧。一女生在英待了七年,工作现状不错,因牵挂在国内渐老的父母,决定辞职跟丈夫一起回国。另一女生二十出头来英,八年多来,结婚了,有工作、房子、车子。五年前,有人问起,说打死不回国; 三年以前,摇摆不定;去年一向健康的妈妈脑出血,重度昏迷生命垂危,一路哭着赶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当有了工作、房子、家庭、身份,可那个世界上最疼爱你的人不在了,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坚定回国。
      两难
      空巢从国内搬到国外
      由于有着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景色,西班牙在欧洲被视为养老的天堂。李老半年前拿着家庭探亲签证来到西班牙,儿子接他来的初衷是让他来享受生活,可来了之后,这边的漂亮景色却留不住李老的心和儿子团聚。
      李老这样形容自己一天的生活:早上起来收拾收拾家,然后出去溜达一圈,下午要么睡觉要么坐在家里对着电视发呆,到了傍晚再给家人准备下饭菜。至今半年的国外生活已经让李老烦不胜烦,他说自己非常想念青田老家。
      对于李老而言,美景和好气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多幸福感。因为儿子和孙子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李老就算到了西班牙,也还是空巢老人。而语言不通的寂寞生活让李老备感无奈,为了怕走丢,他每天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能和他说上话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西班牙像是一座漂亮的监狱。这里虽然条件好了不少,可是这里的生活更适合年轻人,对我们来讲,在这里还不如去养老院舒服。在养老院里面你想打打牌就找人玩一下,想打打太极拳也有人一起打。另外,在这里我觉得自己也没什么用,好像是家人的累赘一样。李老诉苦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李老这样被子女接出国的老人为数不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中华文化的难以割舍也是很多中老年华人选择回国的原因。来自东北的王女士就表示她回国只是为了吃上那口她魂牵梦绕的酸菜,顺便再和家人朋友搓一桌麻将。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理由看似微小,但其背后却藏着巨大的文化牵引力。
      澳大利亚媒体曾形容华裔老人是孤寂的群体。在悉尼郊外的公交车站、十字路口等人流聚集地,总有一些华裔老人痴痴地站在那里,手里攥着写满英语的地址,看到一个中国面孔的人就一把拉住,用中文询问如何才能到达这个地点。对那些初来澳大利亚的老人而言,连搭公交车、逛超市等基本的行动都备受困扰,各类银行账单、医疗报告、政府通知,满满的一纸英语更令绝大多数老人困惑不已。以他们的年纪来说,从头学外语根本不现实,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有人陪伴。
      语言交流能力低、出行交通不容易、生活空间狭窄……华裔老人在国外面对的挑战也成了他们子女的后顾之忧。留在国内也不是,接过来也不是,到底要怎么办?华人李小姐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大部分子女的心声。
      残忍
       期待父母精神独立
      小何在英国待了十年。从学生到上班族,目前已在英定居。他说,每个老人对子女的期望都不同。对于我父母,精神上的支持是听到我的声音,每周一次的电话。同时,我也要理解和满足他们对我的期望——事业有成,子孙同堂。
      另一位华人小璇目前在伦敦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离家几年,小家安在了英国。她的妈妈一年前生了重病,她回国探望再返英后,努力做到只要可能,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有时只是短暂问候,有时让亲戚转告。这样的问候,哪怕只是走在路上或者等巴士的时候,都可以完成。
      小何和小璇的观点比较相似:孝的形式不是只有一种,而是多元的。爱比孝更重要。能常回家看看固然不可替代,但父母也希望子女在外学业事业有成,也不希望你带着太重的包袱离家。
      小何说: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分离两地的情况下,被限制的是沟通的渠道。但现在科技已经让距离变小,剩下的问题更多是子女是否愿意以及怎样做好精神抚养。子女虽身处海外,但只要保证与父母情感的交流和愉悦的沟通,让父母感受到亲情、温暖、快乐、高兴,真正实现精神上的满足,仍不难实现精神赡养。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孩子通过沟通,了解父母,同时也是了解自己的一部分。现在,各种网络电话、视频软件,都为这种精神和情感的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
      反观父母,小璇设问,父母是否可以积极一点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在子女的鼓励下?如果父母主动营造没有子女在身边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也不会仅仅把情感寄托到儿女身上?
      小璇举例说,有个朋友人在英国、家在北京,平时聊起天来,几乎都要抱怨她妈妈不怎么理她,很少给她电话,因为妈妈自己在北京忙于开展儿童教育的各种工作坊。也就是说,这个妈妈自己的生活很丰满丰富多彩。那么,这个孩子所谓要尽孝压力其实会小很多。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美国华人Daisy,她说,让已退休的母亲真正把生活充实起来是关键。为此,她鼓励母亲熟用各种电子产品,享受无障碍的互联网通联,鼓励母亲进书画班,修身养性;鼓励母亲积极参加同龄人有益的活动和聚会,如湿地徒步等等。
      孩子对于父母是很重要,但不应该占据他们生活的全部,我更希望她有自己的生活。这话听上去动听又残忍,但又不无道理。就像父母从小塑造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样,我希望就算我不在他们身边,她也一样能过得好。
      延伸阅读
      相聚不是容易事
      在日华人难尽孝心
      对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安慰就是那些在海外奋斗的子女能够有出息。而不少在日华人奋斗多年并有所建树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认为这是报答父母的最好方式。
      然而,这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日工作、学习中国人的父母想到日本看望子女,只能办理3个月的短期探亲签证,根本拿不到长期居住签证。因此,在日华人不仅很难把父母接来同住,即使是想接他们来日本看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位华人来日本8年了,起初生活很艰苦,他没敢想将父母接来日本;如今他博士毕业后在松下所属的企业找到了工作,很想立即把父母接到日本看看。当他满怀希望地把日本方面的材料准备好后,70多岁的老父亲却因为哮喘住进了医院。出院后,老人因考虑到路程太远、办手续不方便,不得不拒绝了儿子的邀请。老父亲是担心自己身体不好,到日本之后会给儿子添太多麻烦。
      不少华人父母在中国过惯了节俭的日子,到了日本后,他们把日本的物价换算成人民币再与中国的物价进行比较,发现很难接受那儿高得出奇的物价。父母心疼自己的儿女,开始体谅在日生活的艰难。
      这些老人到日本后,并没能享受高度现代化社会的优越,反而总是考虑怎样才能为儿女省钱。他们无法按原先计划好的去旅行,也不敢随便花钱。很多父母把在哪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饭菜当作最重要的任务。他们的做法与儿女接父母来日本享福的本意背道而驰,这让儿女备感内疚。
      一些华人觉得,既然不能让父母在日本安享晚年,那就常回家看看。但对他们来说这很难做到,因为日本公司的工作要求让他们很难请假回家。
      记者手记
      爱比孝重要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不过这句老古话似乎已不能迎合眼下的世界了。
      非常赞同文中一位华人的观点:爱比孝更重要。常回家看看对大部分身在海外的华人来说,是奢望,除了那些不差钱的人。孝的形式有很多种,让父母看到自己学有所成、劳有所获是一种;让父母感到子女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在不能见面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精神慰藉,也是一种,并且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一种。
      孝不关乎一年见几次面,也不关乎给父母多少物质上的享受。倾听父母的话语,说说最近的心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父母要的从来都不多。爱是维系一切关系的纽带,没有爱的孝,没有意义。把父母放在心上,那么也许要不要常回家看看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周佳)

    下篇:“三代败家”魔咒难打破 海外华商家业传给谁?
    上篇:公安部详解《出入境》新法:促开放与维稳定兼顾
    Tags:尽孝
    收藏此文 顶一下(429) 踩一下(420)
    【 发表评论 】
    表情:
    认证码: ← 4822
    【 相关图片 】 暂无相关链接!
    【 随机文章 】 1.中国出入境旧制度的签证歧视:华侨公民最尴尬
    2.“三代败家”魔咒难打破海外华商家业传给谁?
    3.四大国家购房移民政策解析
    手机阅读/将本页内容
    发送到微信朋友圈:
    在微信中:发现-扫
    一扫,打开,点击右
    上角的图标可将本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推荐:钰股通手机版 | 手机网站导航
    咨询QQ:956503001
    Copyright www.yu16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