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东欧地区,不是严格的地理概念,而是泛指前华沙集团成员国、独联体成员国及前南斯拉夫联邦各国。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约20来万华人走出国门,到东欧各国开拓中国商品市场。随着华人社群在此成规模的形成,且群体中绝大多数人对所在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极度陌生,犹如置身文化荒漠。需求母国文化的支持和补偿,便成了他们仅次于谋生的欲望。于是,华文传媒便应运而生。一时,各类华文报刊竟相面世。
最典型的是匈牙利,全国华人数量不到2万,最多时竟有10家华文报纸、2家华文杂志在此出版。其中有华人社团出资办报的、有华人企业资助办报的,但大多数报业均属业主自主办报。这里固然有华人市场常见的经营无序因素。但是,与西欧一些国家相比较,这里有西欧国家所没有的中国商品大市场作依托也是个很大的原因。华人相对集中能对报刊的发行、广告的征收、社会动态的掌握乃至信息的收集、反馈等等增加极大便利,也使得办报变得容易起来。
如俄罗斯莫斯科的一只蚂蚁市场(在此经营的华商多达1万余众)、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欧罗巴市场(从业华人有5000余)、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四虎市场(从业华人有4000余)等,都是当地华文报刊的主要市场。
在东欧华文报业初兴阶段,由于个别报刊业主编报出发点未与当地华人社会很好的接轨,再加上华文报业大多数从业人员并非专业人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中国国内早期的传统报刊模式影响,所以做的个别版面内容与所在国的社情明显地不符。而且从编排形式、广告制作等诸方面,总体可反映出当时的业务水平层次不高。
如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市场经济有着它固有的自然节律。进入此的任何经营单元都将经受市场节律的大浪淘沙。于是,自生自灭适者生存便成了东欧地区华文传媒的生态形式。如有10万华人的俄罗斯,最多时候曾出版过10数家报刊,目前虽还有8家在正常运作,可其中有4家系近期创刊的。如匈牙利,2家华文杂志已关闭掉1家,10家报社现时也只剩下7家了。这里确实有市场狭小同行竞争激烈的因素,但之所以被淘汰出局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或体制结构或办报思想派生出来的制作质量和经营水平有关。因为,毕竟传媒的生命力决定于读者。
目前,在东欧地区能按时出版的华文报刊是:
俄罗斯:《莫斯科晚报》(日报)、《龙报》(日报)、《华俄时报》(日报)、《环球日报》(日报)、《捷通时讯》(日报)、《路迅参考》(日报)、《商旅生活》(日报)、《中俄日报》(日报)
乌克兰:《华商报》(周报)、《华声报》(旬报)
匈牙利:《布达佩斯周报》(周报)、《市场报》(周报)、《中华时报》(周报)、《新导报》(周报)、《欧亚新闻报》(周报)、《欧洲论坛》(周报)、《每日观察》(日报)、《世界华人名人录》杂志(不定期)
罗马尼亚:《旅罗华人》(周报)、《欧洲华报》(周报)、《欧洲商报》(周报)
斯洛伐克:《中欧华报》(双周刊)
捷克:《捷华通讯》(不定期)
应该说,华人在东欧地区办华文报刊已有10余年历史,其中经历了能被华人社会各阶层受众适应的从稚嫩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如匈牙利的几家目前在运作的报刊,其编排水平、版面内容到广告制作,与数年前相比,其质量已有大幅度提高,至少可以说,已适应当地华人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各报社自身的软、硬件仍亟有待于完善和提高。但问题在于市场太狭小了,由此出现的互相倾轧等不正当竞争也时有所闻。这就使得东欧地区华文传媒均处于也只能处于维持状态。这是此地域华文传媒的最大困扰。所以,可以认定,若想在此将华文传媒做成产业,得花大力气另辟蹊径,并且需假以时日。
针对东欧地区华文市场狭小,华文传媒生态环境较为严峻的现实,近两年来,此地域的华文传媒在为开拓资源、节制成本、扩大影响、提高自我市场竞争力方面,作了一些横向发展的有益尝试。这是东欧华文传媒史一个新的发展动态,其中已不乏较成功的典例。
如匈牙利的《新导报》,继北京电视台在该报设记者站后(即电视台不派人,记者由该报记者兼职),凤凰卫视欧洲台也已与该报洽谈,欲以同样的形式与该报合作。
如匈牙利《欧亚新闻报》与上海《新民晚报》合作,每期由《新民晚报》提供该报4个制作好的版面。
其中尤值得称道的是匈牙利《世界华人名人录》,这本“礼赞龙的传人,礼赞中华民族”的华文杂志,近年来采取“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方式,以自己“世界”的优势在全球许多地方建立了多个采编机构。现在,除布达佩斯总部和纽约总部之外,出版社已在欧洲其他国家、北美、南美和中国设立了9个分社,从而初步形成自己的资讯网络。
总之,东欧华文传媒派生于东欧华人社会,依存于东欧华人社会,服务于东欧华人社会,并且随着东欧地区华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东欧地区不少国家加入欧盟后华人社会大格局的变化而变化。尽管东欧地区的华文传媒从业之路充满艰辛,但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东欧地区的华文传媒都仍将是东欧地区华人社会组成的一个重要和必须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