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留守儿童被誉“捧着欧元的精神孤儿” |
作者:中新网 来自:欧华热线 时间:2011-8-15 |
|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特殊问题,在国内各地农村普通存在。然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甚至安全都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社会上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称留守儿童现象是“打了几年工、误了一代人”。 “少年强则国强”!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等问题也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探讨的话题。
浙江省青田县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在这里,农村的青壮年出外打工,首选就是国外,以致在青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而与此相对应的,青田的留守儿童,相对来说并不缺钱,他们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亲情的缺失”,也有人曾戏称青田的留守儿童为“捧着欧元的精神孤儿。”
日前,记者在青田县采访了解到,目前青田县留守儿童有2.3万人,其中在校的留守儿童就有8700人。这些“留守儿童”大多与祖辈或亲戚生活在一起,90%以上呈“隔代监护”和“委托监护”状态。
同时,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五六年来,为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的家教缺位、亲情缺失等问题,青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留守儿童渴求亲情 心理辅导适时疏导
第一次见到林烁景时,记者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忧郁,话不是很多,也不太敢说。
林烁景的家在青田县方山周岙村,今年12岁,父母出国十几年了,都在西班牙做餐饮。他在青田老家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从小时候到现在只见过妈妈一次,爸爸一次也没有见过。“在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回来过,因为在国外的生意太忙,爸爸没有回来。”说到这里,林烁景显得很无奈。而在林烁景6岁的时候,父母把在国外刚出生的弟弟也送回了家乡,从此他又多了一份责任,照顾比他小6岁的弟弟。
林烁景告诉记者,虽然有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上课下课都有爸爸和妈妈接送,而自己却是每天都一个人上学,难免有点心情低落。“但爸爸妈妈也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而离乡背井,到异国他乡打工,我能理解的,只要能经常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声音就满足了。”才12岁的林烁景,却已经有了不少同龄孩子所没有的成熟。
在快结束采访的时候,林烁景偷偷的告诉记者,他始终记着父亲在电话当中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每个父母都不舍得放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的,不管身在何处,父母的心永远在孩子身上”。也正是这句话,成了小小林烁景的精神支柱。对林烁景来说,能时不时的听到爸爸妈妈在电话中的声音,和他们聊聊家常、互相问个好,就是他最大的期盼。
和林烁景一样,对15岁的陈佳伟来说,每天能够守在电脑边上,等待父母下班后与他上网进行视频聊天,对他而言是最幸福的事。
陈佳伟今年15岁,是青田方山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在葡萄牙开服装店和生活用品店,他是三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回家乡的。如今,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陈佳伟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他超出年龄的成熟。
“在我9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了他们身边,去了葡萄牙,直到13岁才回到青田”。陈佳伟告诉记者。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父母不在身边,陈佳伟难免有点失落,但他表现得很坚强。用老师和他爷爷奶奶的话来说,“很懂事”。
在青田,记者走访了多位留守儿童后发现,孤独、早熟、情绪低落、对亲情的渴盼是这些孩子最大的共性。
青田方山小学的老师赖建军告诉记者,在青田有很多像林烁景、陈佳伟这样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在国外而长期跟着爷爷和奶奶生活,他们都会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懂事很多。“很多孩子因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分离焦虑’是必然的,问题是要因人而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作适时的心理辅导。”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天天和这些孩子打交道,赖建军最清楚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在他看来,在亲情缺位的情况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田的很多学校都配了心理教育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与华侨“留守儿童”谈心,试图通过心理疏导,让他们较为脆弱的心灵不至于太过孤寂和低落。而青田社会各界也多方关注留守儿童,2008年,青田妇联联合温州大学在青田方山乡小学组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28名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当起了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4年来,这批知心哥哥与姐姐们先后16次来到方山,和孩子们面对面玩耍交流,温大还向学校赠送了电脑,专门设立了知心QQ群,与留守孩子不定期在线沟通,为“走进孩子的心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爱留守儿童 需将心比心
今年15岁的陈悦锋是青田阜山中学的学生。7岁那年,父母双双漂洋过海去意大利“淘金”,悦锋就跟随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老人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在各方面都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离开父母多年的悦锋性格变得孤僻、沉默甚至叛逆。
陈悦锋升入初中后,刘老师成了他的班主任。有一次晚自习,刘老师发现他不在班上学习,多方寻找后看到了与人打架受伤的陈悦锋,二话不说,马上送他去医院医治,之后还跑到把陈悦锋打伤的社会青年家里,让其赔礼道歉。
刘老师的举动,让陈锐锋深深感动。陈悦锋告诉记者,在刘老师的身上,他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懂事的陈悦锋从此不再闯祸,学习进步也很大。
刘老师告诉记者,留守儿童的心灵更脆弱、更敏感,对于教育他们的老师来说,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学校有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作为班主任,她责无旁贷。
陈悦锋并不是一个个例。目前,在青田的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老师与留守儿童的结对活动。组织方希望通过结对活动,能让留守儿童获得亲情以外的关怀。
青田各界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然而,学校只是留守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如何更好地促进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青田县委县政府包括青田社会各界,为探索青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青田县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
针对留守儿童的祖辈监护人年龄偏大、缺少家教知识和能力的现状,青田县委县政府和县妇联在青田方山、山口、海口、温溪等乡镇学校举办“爷爷奶奶班”、“隔代教育班”和“关注未来——和谐家庭亲子教育” 等家庭教育活动。用方言向老人们传授最基本的家教知识和方法。
5年来,仅青田县妇联就牵头举行了42期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会及隔代教育专题讲座, 共计有3000多名留守儿童监护人参加了培训。
同时,在青田县委县政府的牵头下,青田县妇联还组织各乡镇妇联抓住务工者农忙和华侨春节回乡探亲时段,召开家长会,增强他们的现代家教观念,重视关爱留守在家的子女。
青田县妇联主席吴飞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6年,青田县各级妇联就对留守儿童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各乡镇妇联协同有关部门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其中特别对父母双亲或单亲在国外的学生进行了专门的统计。
“5年来,我们积极思考与探索并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护、资助的长效机制,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我县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吴飞飞表示,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情绪;提高家庭隔代教育的应知应会能力、强化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送爱心;组织村组、社区就近就地创立 “留守儿童之家”,实行分片帮扶等活动,让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孤寂。
记者了解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成为青田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青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青田正试图通过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 “五大关系”网络,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片蓝天。(完) |
|
|
|
|
|
|
|
|
|
|
贊賞鈺龍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