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离开北京多少年,每次回来,永远能在三里屯看到时髦女子挽着身旁的白人男友神采飞扬。回想起来在香港也是一样,兰桂坊打得火热的跨国男女组合,永远都是黄皮肤的女性和白皮肤的男性。 那黄皮肤的男性呢?为什么很少见到他们找了个欧美女朋友?有人说是他们不够「威猛」搞不定欧美妞。但我相信绝对不是每个西方女生都「欲求不满」,她们没选择亚洲男生的原因,很可能只是因为觉得他们boring,甚至根本就不太懂得怎么平等交往。 就像李子文中所说:亚洲男孩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并不是如何风趣幽默、如何关心体贴、如何与女性交往,而是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才能娶到漂亮贤惠的老婆。抱持着如此陈旧无比、把亲密关系当成资源交换的爱情观念,不要说欧美女生,独立自主勇敢享受爱情的亚洲女生也没法接受好吗? 爱情始终是让我们打破偏见、彼此对话、发现自身可能性的一种美好存在,所以无论情人节这天是否有情人相伴,我们都一定要先学会做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可爱的人。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混在国外也不多不少有了好几年,但我个人的情感经历是非常单调平常的——和背景相仿的中国男生在国内的大学相识、交往、见家长,然后自然而然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在「别处」,却有幸目睹了如此多跨文化、跨语言、跨种族的恋情,知晓了如此多波澜起伏、又趣味横生的故事,从而也对情感的无数可能性刷新了认知。 不说自己母语而用英语谈恋爱是什么感觉? 抛开「追求 - 表白」的性别定势、谈一场「dating – marriage」对等恋爱是什么感觉? 走入对方的文化、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又是什么感觉? 甚至是打破自己的恋爱观、维持一段开放关系……每段感情都有自己的情节,被每段故事的幸福、心酸甚至纠结所触动。 然而在寻找这些「多元化」故事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了一件让我困惑的「单一性」。 那就是「亚洲女性」和「欧美男性」的恒常配对。 和欧美女孩谈恋爱的亚洲男性,不说没有,但是的确屈指可数。因为我自己女性朋友偏多的关系吗?但问了从事 IT 行业的伴侣(有大量的亚洲男性在海外工作),他亦表示,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少。(至于亚洲出身,和欧美之外其它文化、种族的结合,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更加凤毛麟角了。) ▲ 吴奇隆前妻,嫁给了外传身价10亿美元的澳洲籍男友。 于是,一些直男癌患者,开始向这些女孩泼脏水,摇头认为她们「崇洋媚外」。请允许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一秒钟。 爱情是十分个人的事情;选择伴侣的理由,肯定不是「对方是哪里人」,崇洋媚外的指责,纯属自身无能的低级抱怨。但究竟「亚洲女性」配「欧美男性」的单一性是为什么? 欧美男性、欧美女性、亚洲男性和亚洲女性,在我们的眼睛里到底投射出了什么样的文化符号,在潜意识左右着每个人的择偶观? 「东方学」的弱者投射 有的时候,我们会频频吐槽西方人的「迷之审美」——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大脸盘、细眉眼的东方女性「很美」?不管是《霹雳娇娃》里的刘玉玲,抑或是名模吕燕,都在我们自己的传统审美中很难称作「标致」。这种对东方面孔的爱好,甚至上升到所谓「亚洲癖」(Asian Fetish)或者「黄热病」(Yellow Fever)的地步。(「别处」也曾经介绍过一部描写「亚洲癖」纪录片,一名美国男性在网上遍寻亚洲女友,最后看中的女孩,不过就是因为「长得特别中国」。) 其实,他们爱的可能并不是「美」,而是「异域感」(exotic)。 这种来自异域的、东方的,带有神秘、未知色彩的东西,从历史上一直受西方社会所热衷甚至追捧。不管是对印度、土耳其还是中国,西方、特别是工业时代的西方,都有一种对于异域的理想化描述、向往,乃至征服。 这种关系并不是对等的。萨义德在《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中就曾阐释,「西方人笔下的东方是非理性的,孱弱的,和女性化的『他者』,与此相对的却是西方理性的,强悍的,和男性化的形象。」 为什么《艺伎回忆录》在美国成为畅销书(尽管在日本大受争议),而二战时的美国大兵总是流连于日本女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换句话说,东方女性的「神秘」和「温存」,实际上是所谓先进的西方对封闭落后的东方的一种理想化的投射,将代表「弱者」和「附属者」的东方女性,纳入西方男性的话语和权力结构。 在这一整套话语体系中,总是有那么一个「男配女」的刻板印象,这种「异域风情」,满足的不过是西方男性对于社会权力关系的叙述。 而它的另一面,是对亚洲男性形象的贬斥,而这样的影响则更加难以扭转。 东方的男性,也被加上了「弱者」、「阴柔」的印象——更不用提更多匪夷所思的、类似于「性能力低下」的可笑指责。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全球最大的免费色情网站 Pornhub 上,大多数 AV 是白人男性和其它颜色、种族的女性;其次是带有原始、强壮等意向的黑人;而亚洲男性的戏份少得可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亚洲男性在择偶市场上的地位值得商榷。 总而言之,亚洲女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顺利进入欧美择偶市场,但亚洲男性进入这个市场的难度,从一开始就被拉高了。 亚洲男性都是「爱无能」? 当然,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了。随着东方社会更加真实地出现在西方人的视野中,一些刻板印象也在慢慢改变。除了所谓「东方美人」,类似于章子怡、杨紫琼、Maggie Q 这些同时符合东西方审美的女性,也逐渐成为了「东方女性」印象的主流。 更多跨国界的个体,都已能抛开成见,平等与人相处。至少,我遇见的绝大部分跨国情侣都是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果你现在要说,一个西方男性选择东方女性作为配偶、是为了满足他对「东方式温柔」的意淫,也并不公平。 然而,权力结构形塑文化,文化加强权力结构的循环,却一直没有停过,在这一点上,亚洲男性受害更深。 诚然,亚洲男性普遍给人的印象,在「荷尔蒙」level上的确较低,与所有文化中「强大、有气势」的优势无缘。然而,即使通过了「生物性」上的障碍/考验,亚洲男性还要面对另一种社会性的审视——内向、拘谨、不够自信、不擅长社交和玩笑,兴趣也未必广泛,这毫无疑问是造成他们没有吸引力的更大劣势。 在西方主流媒体里,有血有肉的亚洲女性已经不再罕见,而拥有完整人格的「亚洲男性」却凤毛麟角——亚洲男性除了李小龙、成龙这样的功夫选手(btw「功夫」一事也带有西方对东方的异域想象),剩下的基本都是刻板印象浓厚的陪衬。过去,亚洲男性多是劳工;而现在,则是不善言辞、木讷的「书呆子」(nerd),虽然从事智力密集的工作,但却毫无性方面的吸引力。 换句话说,对于亚洲男性的描绘,是缺乏人格的,也是极度不公平的。 ▲ 曾一度在网上造成话题的大陆男孩陈冲,在乌克兰留学,为了尽快精通俄语,交了一位乌克兰女友。 在全球化的当下,东方男性依然是东西方旧权力结构的受害者——曾经,西方男性占主体的话语,在汹涌的「政治正确」面前,解放了女性,也顺带解放了有色人种和东方女性,但东方男性却依然在话语权的边缘徘徊。 这种文化上的投射和刻板印象,也投射到了个人选择中。比如,一些女性会倾向于寻找一个地位更高、资源更丰富的人结合,而欧美、特别是欧美白人,就很容易和这些意向相符——不管是不是,至少第一印象是这样的,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崇洋媚外」。而那些不学无术、到中国来骗炮的「白色垃圾」,也才会如此如鱼得水。 当然一些亚洲男性本身,也对欧美女性有着不切实际的刻板印象,例如认为她们对感情、对性十分随意等等,因而更不倾向于选择欧美女性作为终身伴侣。 为什么亚洲男性这么无趣? 那为什么亚洲男性即使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但依然在择偶市场上不占优势呢?或许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掣肘。 拿西方著名交友软件Tinder 而言,一个单身妹子,拿起软件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张异性照片,点进去能看到一段自我简介,可以插入 Spotify 音乐播放列表(听音乐的品味),或者 Instagram (生活品味),下面或许还有两人的共同爱好。有眼缘右划表示感兴趣,没有左划表示不感兴趣,如果两人同时对对方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开始聊天了。 没有地方给你写年薪、月收入、有房有车与否,职业 title 用处也不大——你愿意跟一个人约会,只因为他是银行家(banker)和律师(lawyer)吗?大多数西方妹子的嘴都会撇到太平洋—— boring。 在人民广场的大叔大妈们还把儿女的资料挂在脖子前面四处为儿女相亲的时候,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在现代开放社会的情爱中,占比已经大大降低了。 在亚洲文化中,男孩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并不是如何风趣幽默、如何关心体贴、如何与女性交往(甚至与女性交往是完全被禁止的),而是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才能娶到漂亮贤惠的老婆。在择偶市场上,经济实力是硬道理,亲密关系更像是资源交换。 然而,西方社会的 dating,却并不是单纯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两人以平等的姿态相处,合适便继续,不合适便一拍两散,甚至要经历许多感情,才能等来最合适的伴侣。 别处讲过加拿大男友「不买包包」的故事,这或许更能解释亲密关系的逻辑——双方彼此相爱,为对方付出,但并不是物质上的交换,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与理解。送一双徒步鞋,并不是鞋本身有多贵重,而是希望能够一起郊游、一起度过简单而美好的时光。 换句话说,许多浪漫关系都是没有「产出」的。或许,有些人就会打退堂鼓,「反正都没用,还是挣钱要紧」,反过来又加深了这个循环。 爱,也是需要教育的。在一个禁止早恋的国度,怎么能够有爱的训练?连在酒吧里都不敢向女孩要电话,无法用对方的语言讲出笑话,也不懂如何聊天,怎么能够与对方相爱?亚洲男性的传统优势,并不能在欧美世界兑现:比起有钱、充满保护欲,欧美更想要的是性吸引力和有趣度。 诚然,拜金女郎在哪个社会都有,善于调情的东方男性也并不在少数。然而,社会内部性别权力的投射带来的「观念错位」,对于东方男性来说成本可能更大——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和「责任」,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浪漫关系」,找个「稳定交往」的亚洲女性。 我们相爱,你就是我眼中可爱的人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在亚洲男权社会结构下的女性,因为不必承担「寻找伴侣」的成本,她们到了开放社会以后,反而能够以更开放、更诚实的姿态,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我在欧洲遇见过太多东方女孩,她们独立、勇敢、有趣,周游世界,对外来文化抱有开放的态度,也愿意和来自不同国家的男性打交道、与他们约会、然后找到真爱。 而男性呢?或许很多人也有过大胆去爱的想法,但是最终并不能如愿。 在网上,我也看见过类似于「如何与白人女孩约会」的教程,但这些东西,更多是「把亚洲男性洗白」的表面工作。许多亚洲移民二代在欧美社会就是这样——「比白更白」,泡吧、去 Club、参加 Social,努力甩掉一切「亚洲」的刻板印象,甚至比白人男性更积极。 其实,我认识的与欧美女性交往的亚洲男性,却恰好不是这样。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亚洲身份,甚至并不掩盖自己的亚洲口音,然而共同的特点却是自信、幽默、健谈、有教养,中文和英文一样溜。从根子上,他们都是非常棒的人。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投所谓「西方女孩」的喜好,就像西方的男性、也并不都是因为「异域的亚洲面孔」选择一个东方伴侣一样。抛却刻板印象,平等交往,一切都没有那么困难。 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爱」(如果单方面的 crush 也算的话)。并不是因为对方金发碧眼。投缘了,喜欢了,哪里会在乎对方什么皮肤、说哪国语言、来自世界哪个犄角旮旯?因此,在我眼中,那些相爱的跨国恋人们,最终都是两个在对方眼中可爱的人的样子,一想到就心中柔软一分。 终究,亲密关系还是人与人的交往,是人格与人格的碰撞。但是,两边的人,如何跨过自我的界限、跨过文化的偏见、打破性别权力结构加在各自身上的枷锁,最后站在一起、赤诚地面对面? 上面所说的所有问题——「东方学」的择偶偏好,老旧的性别观念带来的「爱无能」,或者干脆是更赤裸裸的种族歧视,都会在任何一个角落出现,切断相爱的可能性。要怎样才能跨越?我暂时还没有答案。 我唯一能说的是,或许我们都需要更开放、更诚实、更大胆一点,才能冲破我们自己的世界,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吧。
按标题搜索按内容搜索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