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是全国著名侨乡,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余年历史。鹤城镇是青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坭湾村是鹤城镇下属行政村,位于瓯江南侧。全村125户人家,户口在册人口327人。户均住房面积38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45平方米。
笔者于2005年6月,作为浙江省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进驻该村,至今历时近一年,对该村侨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400余份,通过亲自逐户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找回国探亲华侨谈话等方式,得到了第一手的翔实侨情资料。
一、坭湾村村侨情综述
坭湾村125户人家,有55户在国外有直系亲属282人,几乎98%的人居住在欧洲,主要集中在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其中成年就业人员169名,未成年及在校读书子女111名,靠领取救济金和帮子女照看小孩的各1名。在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的主要从事餐饮行业,而在东欧的则几乎全部是做批发贸易的。
169名成年就业人员中,除1名外国人外,祖籍都是青田,年龄最大的1948年出生,58岁;最小的1988年出生,18岁。其中:40年代出生1人,50年代以前出生19人,60年代出生56人,70年代出生59人,80年代出生的34人。男性79人,女性90人。最早出国时间1974年,最晚的是2006年3月才出国,其中:70年代出国的5人,80年代出国的19人,90年代出国的81人,2000年以后出国64人。由此可以看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国人数按照4倍速度增长,2000年以后出国人数增长速度趋缓,主要原因应该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青田适龄出国人员增长幅度也趋缓。但另一方面,在国外的亲属人数增长速度并没有趋缓,2000年以后在国外出生的二代、三代开始增加。
二、原户口不在本村的国外亲属情况
原户口不在本村的国外亲属,主要是指在国外定居之前,户口就已经不在本村或者原本就不是本村人。包括已经出嫁并且户口已经迁出本村的女儿及其丈夫、子女;未曾在本村落户过的儿媳;在国外出生的下代,这部分人员计125人。125人中有1名外国人女婿(奥地利人),一名内蒙古媳妇,其余结婚对象都是青田人。单列出这部分人员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避免重复统计研究。不过,笔者在调研时,涉及到有在国外出生的二代、三代回国抚养、读书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对在国外出生的二代、三代的情况略加分析说明。
根据逐户调查摸底,统计到在国外出生的二代、三代有69人,分布情况如下:
69人中,回国读书的4人,其中在杭州读书2人,在青田读书2人,均住校。6人回青田,由家中老人抚养,其中有1人还在本村申报了户口。69人中,男性40人,女性29人。3人已经参加工作,有一个女孩已经结婚,仍嫁给青田人。69名国外出生的后代,年平均回国次数达到0.438次,平均每次在国内住居20天,这也是青田人爱乡爱土优良传统的体现。
三、原户口在本村的国外亲属情况
原户口在本村的国外亲属,指出国之前户口在本村的人员,包括本村男性出国人员、未出嫁的女儿、出国前已出嫁但户口仍留在本村的女儿、婚后户口迁入本村的媳妇等计157人,全部是华侨。这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对象。
(一)坭湾村华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国时间及出国途径分析
157人中,男性74人,最大的1948年出生,58岁;最小的2002年出生,4岁。平均年龄32岁。男性最早的1974年出国,最晚的2006年出国,平均在国外工作生活时间为8年。
经过统计分类,坭湾村村民出国的途径,主要是劳务、团聚、探亲滞留、留学四类。劳务途径出国指通过亲戚朋友或者其他途径,购买华侨在国外企业(主要是餐馆)的用工指标,以劳务打工身份出国工作定居。
157人中,女性83人,最大的1951年出生,55岁;最小的1996年出生,10岁。平均年龄32岁。女村民最早的1980年出国,最晚的2006年出国,平均在国外工作生活时间为10年。
统计结果显示,36名女性劳务签证出国村民,共花费用414万元人民币,人均花费约11.5万元人民币。
可以看出男性劳务签证出国的和女性团聚出国人数以及女性村民劳务出国人数和男性村民团聚出国人数基本一致。这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劳务出国在过去来讲,主要是男性,而90年代以后,女性村民劳务出国的人数和男性村民劳务出国的人数几乎相同;二是说明了青田人的一种婚姻观念,即女不远嫁,男也不远娶,一般只嫁青田人也只娶青田人。
(二)坭湾村华侨从业情况及经济结构分析
157名华侨中,就业人员131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70人。131名就业人员中,在餐馆打工、摆摊、做家政服务、货车司机、做小买卖、做木工的75人,年收入在8,000欧元至20,000欧元之间,在西班牙一般打工800欧元每月,在意大利1,000-1,300欧洹R话愎と嗽缟?0点上班,下午3点休息,下午5点上班,下班时间看客人消费时间,一般在凌晨1-2点。开副食品店、杂货店、小百货店、理发店的有7家13人,每家店年收入在30,000欧元至50,000欧元之间。开小餐馆的有9家17人,每家年收入在20,000欧元至60,000欧元之间。做装修包工头的1人,年收入50,000欧元左右。开服装厂的一家2人,年收入在80,000欧元左右。开较大百货店、超市、鞋和服装店及做批发贸易,从国内发集装箱的有5家10人,每家年收入都在100,000欧元万以上。开较大餐馆、旅馆的6家12人,每家年收入都在100,000欧元至200,000欧元。做房地产的1人,年收入在200,000欧元以上。全村华侨资产在千万元以上亿元以内(人民币)的有5家,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1家。真正意义上在外国公司工作的1人,在西班牙马德里航空公司,担任马德里飞上海航班的空中小姐。
村里有三大户老华侨,早年出国,现都在青田颐养天年,那几户资产上千万的华侨,也都是这三大户的子女,村子人出国,也大多数是这三户人家帮助牵线联系,或者直接招到自己的店里打工。当然,劳务指标费用都是随行就市,该收的收、该付的付,也有村民出国暂时付不起费用的,一般就先在老板的餐馆里免费打工3年,以补偿该付的费用。
(三)坭湾村华侨对家庭贡献及回乡次数情况的分析
通过逐户调查,笔者了解到村里华侨对家庭的直接经济贡献的大致情况,男性对家庭有贡献的16人,金额约49万欧元,女性对家庭有贡献的11人,金额约26.5万欧元。当然这个数字是保守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他们对家庭的贡献资金主要是用于建房、老人养老费用等。
笔者对村里华侨回乡次数也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计算得出男性华侨每人每年平均回乡0.19次即大约5年回来一次,女性华侨每人每年平均回乡0.28次,即大约3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平均逗留时间在25天以上。青田全县20万以上华侨,每天在青田的华侨在数百人以上。
(四)对坭湾村华侨文化程度的统计分析
131名从业华侨中,初中以下的超过85%(包括小学和文盲),初中以上没有读完高中的5%,真正高中及以上的不到10%,高中以上的几乎都是现任和原来村两委干部的子女。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两人,同一户人家,一儿一女,分别在日本和卢森堡留学。但研究发现,就坭湾村华侨而言,从事职业及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是受在坭湾村的家庭及国外亲属经济实力的影响较大,这应该也是为什么至今坭湾村民及子女对教育不够重视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原因之一。
(五)坭湾村华侨和村民关系情况的分析
131名从业华侨中,夫妻双方原户口在村里现一起在国外的35对,70人,其中有6对夫妻子女仍留在坭湾村;单身女性19人;单身男性13人;妻子(或带子女)在国外,丈夫(或带子女)仍留在村里的4人;丈夫(或带子女)在国外,妻子(或带子女)留在村里的5人。单身男性和女性、夫妻双方仅一方在国外的以及父母在国外,孩子仍留在村里的,可以肯定的是若干年以后又可以携带若干村民出国移民定居。这就是青田人说的亲带亲,更重要的是青田人一般不找外地人的婚姻观念,使得就是青田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众多的人不断有条件、有机会移居海外。
四、坭湾村侨属情况
坭湾村有亲属在海外的共有55户,有40户是儿女在国外,有7户父母在国外,有4户是丈夫在国外,有4户是妻子在国外,总涉及人口109人。侨属男性平均年龄39岁,女性平均年龄41岁。
可以预见的是,30岁以下的这些侨属都可能出国定居,尤其是那些父母、妻子、丈夫在国外的,出国定居将是必然的。
五、几点思考
1、如何看待村民出国移民问题。按照理论分析,出国移民是劳动力向更高收益率的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但笔者在坭湾村和村民一起工作生活近一年时间,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现在村民移居海外,还不只是经济因素,移居海外在这里现在就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流行”,也可以讲就是青田独特的文化。
2、“生活宽裕”了的坭湾村怎么建设侨乡“新农村”问题。青田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村民的“暴富”,加之源源不断的侨汇,在坭湾村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中虽然没有“生产发展”,但已经是“生活宽裕”了。笔者深感在坭湾村最缺的又是文化,如何用先进的文化代替宗族文化、帮派文化和小农意识,对村民进行包括“荣辱观”在内的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应该是当地政府今后着力考虑的问题。
3、对准备移民村民的技能培训及移民中介问题。劳务出国,过去是青田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主要途径,今后依然还是。在青田应该有一个网络,就是专门帮助那些想出国的人办理各种手续,收取相应的费用。不过这个网络过去是地下的,鱼龙混杂,有的就是采取不合法的途径组织出国的,甚至有组织偷渡的。也有的就是骗钱的,造成了一些不安定因素。那么对这么一个网络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怎么看,笔者以为,还是应该以人为本,青田毕竟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好事,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规范中介组织方面动些脑筋,同时也要向广大群众做好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建立举报渠道,对骗钱的违法的坚决查处,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4、如何看待华侨要素回流问题。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利用侨务资源的问题,既然是一种资源就需要加以培育、保护并科学进行利用。在对待侨务资源的问题上,更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涉侨的各项工作。华侨要素的回流,最根本的是与侨乡的各种环境及移民个体的成就紧密相关,作为侨乡要做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华侨常想到这里是他们的家乡,对青田来讲,着眼点放在“建设秀丽侨乡”上,以此来利用侨务资源,应该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要多在培育和保护华侨资源上下功夫,对每一个华侨,要以诚相待,多关心、多爱护、多保护,这是侨乡对华侨资源回流应该做的也是对华侨,对全社会最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