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田县仁宫乡钧滩村南塘底自然村最后一幢房屋被拆除。自此,这个距离乡政府5公里,交通不便的自然村消失在绿水青山中,世代居住的老宅变成一片面积10多亩的良田。19户102位群众也高高兴兴地搬离了祖祖辈辈居住的高山。
“这已是青田整村搬迁的第83个自然村,仅是今年就有31个自然村搬迁。”青田县扶贫办主任章作飞介绍,这些自然村均坐落在高山远山,年人均纯收入要比全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生产条件恶劣,脱贫致富困难重重,对生态保护也不利。
如何让这部分群众实现增收,有效保护生态?青田县在去年4月出台了深入实施“外迁内聚”工程、着力减少自然村的文件,通过财政补助、实行整体搬迁到下山脱贫小区等多种方式,逐步使山区零星自然村、偏远小山村消失。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让偏远山区群众747户2812人实现了移民下山,宅基地复垦319亩,平均每月就有5个偏远自然村从版图上消失。
今年8月底,北山镇仁村驼岭自然村就是整村搬迁其中的一个。驼岭坐落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坳里,村民收入仅靠少量的农产品。村庄到山下只有一条1公里长的狭窄的山路,村民世代靠肩挑背扛。80多岁的村民吴法妹激动地说:“以前出门山路弯弯,现在出门有康庄大道。真让人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出台的好政策!”
“山上数十年,下山三五年。”偏远山村群众搬迁到山下后,通过创业就业,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善。腊口镇大坑口村大凉山自然村的村民在去年10月自愿搬迁到同村的雷公岙自然村。村民蔡思付搬迁到新村后,有空打打零工,小女儿则在丽水市区开起了服装店,年收入从原来单一靠卖柿子的1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元,今年还建起了一幢三层半的小洋房。而他位于8公里外高山上的老房子已拆除,并种上了板栗树,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
根据调查统计,青田全县10户以下小规模村还有400多个。青田县领导表示,今后将继续把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作为重点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分步实施、灵活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山区农民异地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