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从意大利驱车一千余公里赶往德国开姆尼斯,看望一位80多岁的德国老太太。这位德国老太太曾和中国结下过不解之缘,她有一个中国恋人,有一个儿子生活在中国,她的恋人在半个世纪前中国建国初期,在祖国的召唤下毅然带着儿子离开了她回到了中国。
半个世纪后,当中国的国门向世界打开,她失散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儿子经过十年寻母跪在家门前时,这位德国老太太迷茫了。她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不相信失散了半个世纪的儿子能够重新相见。按德国老太太的话讲,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她们母子重新团聚。
德国老太太名叫杰勒特劳德-贝姆(Gertraud Boehm),半个世纪前曾与中国青田籍侨民陈铭奎相爱,1950年7月18日,陈铭奎与贝姆生下了彼得-陈(Peter-chen)。1957年,新中国在呼唤着海外游子,陈铭奎毅然抛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带着7岁的儿子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陈铭奎给自己的儿子彼得-陈改名陈耀东,儿时离开母亲的陈耀东,在记忆中隐约记得在德国的妈妈,而父亲从未对他说起过生母。偶然的机会,陈耀东发现了自己在德国的出生证明和一张德国母亲的照片。1981年,陈铭奎去世后,陈耀东把自己的出生证明和德国母亲的照片珍藏起来。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陈耀东更加思念自己的生母。
1995年,时任浙江青田县侨联主席的陈耀东前往欧洲考察,考察团在德国逗留期间,在中国驻德使馆和朋友的帮助下,陈耀东找到了生母住址。
陈耀东买了一大束鲜花,来到了母亲家的门前,准备献给母亲。透过翻译当陈耀东知道面前一头银色卷发的老太太就是自己的生母时,陈耀东难以抑制自己心中的激动,双膝跪倒在地,向母亲叩了九个响头,泪流满脸地说,妈妈,我就是彼得,我是你失散了51年的儿子,陈耀东用颤抖着双手捧着自己的出生证明和母亲的照片。
贝姆看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和儿子那张出生证明,把手放在陈耀东的头上,蓝蓝的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儿子,轻轻地、慢慢地把陈耀东扶起来。刹那间,越过语言的障碍和51年的隔阂,母子二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失声痛苦。
贝姆回忆和儿子相认的瞬间眼角间总是含着一丝热泪,贝姆说,彼德德文的意思是小鸟,她在孩子出生之前就给她就取了这个名,没想到儿子真会像小鸟一样离开了她51年。当从新闻中看到中国闭守国门时,那时她,对母子团聚已经不报任何幻想;当中国打开国门后,再次让她燃起了希望,她相信总有一天儿子会来到自己的面前。
一位德国妈妈,一位中国儿子,经历半个世纪后,他们在德国相认。贝姆拿出和儿子的合影对记者说,这是自己过76岁生日时和彼得的合影。儿子曾千里迢迢赶到德国去为我过生日,那时我心中太激动了。
贝姆回忆说,我去过两次中国,亲眼目睹了儿子成长的地方,中国青田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中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庆幸中国改革开放让我们母子团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母子相认。我祝愿德中友好万古长青,也希望我的儿子在中国生活幸福。(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