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多瑙河畔的国会大厦是匈牙利最宏伟、最庄严的建筑之一。这个新哥特式的建筑建于1885至1904年,曾一度是匈牙利人的骄傲。 |
|
破旧的砖墙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四虎”市场,弧形铁皮棚顶正是一个个价值几万美元的摊位,当地人称为“巴比隆”。 |
|
逢年过节,海外华人依然喜爱欢聚一堂。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匈牙利华人举办了卡拉OK大奖赛。图为比赛现场。 |
|
三位热爱乒乓球运动的匈牙利华商在布达佩斯创立了乒乓球俱乐部,请来专业教练,教授专业球员,参加职业联赛,成绩骄人。图为俱乐部位于布达佩斯“中国商城”的训练场地。 |
|
2009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第113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在博览会期间举办“中国商品展”。图为开幕式当天匈牙利少林寺的弟子为嘉宾表演舞狮。 |
|
站在布达山上俯瞰佩斯,以茜茜公主命名的伊丽莎白桥下静静流淌着多瑙河。 |
|
2009年,匈牙利孔子学院推出了面向匈牙利政府官员的汉语培训课程。图为来自中国的志愿者在讲课。 |
|
塞切尼温泉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的英雄广场一侧,是布达佩斯人最爱去的温泉之一。 |
说直白些,人生不过是个过程,从生到死。这红尘一遭,必定会到过些地方,遇见些人,经历些事。这各式各样的经历才能组成多彩人生。前段时间有机会去本报的匈牙利合作伙伴《欧亚新闻报》工作了两个月,见识到了各种不同的精彩人生,我的人生也因此更加缤纷。
那个城市
布达佩斯,这个地处中欧的一国之都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唯一的相关信息可能是那位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因此城而得名的笑星。这对于匈牙利而言,不可谓不悲哀。
去匈牙利之前,对匈牙利和布达佩斯的所知除了名字之外,只有极为简单的信息:这是个比较落后的欧洲国家;这里的华人基本都经商。当然,落后是相对于发达的西欧国家而言。就人均GDP而言,2009年4月的数据显示,匈牙利人均GDP为15542美元,排名46,而中国为3315美元,排名106。不过,必须要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早已发展成为一个不逊于任何一个国际都市的城市。与布达佩斯相比,北京的优势依然不容否认。
初到布达佩斯,是在清晨。刚刚6点钟的天空依然带着一丝阴霾。机场很小,还好本来也没什么期望。不过,空气很清新,让人忍不住地深呼吸。
从机场到住的地方大概25分钟。在逐渐清亮的光线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即便有了思想准备却依然忍不住吃惊的城市。
一路上是稀稀落落没什么特色的建筑,夹杂在几个面积不算小的废旧工厂之间。给我带来最大冲击的是车进入市区后,同行的王社长指着路边连成片的铁皮棚屋告诉我,这里,就是匈牙利赫赫有名的“四虎市场”——华商最集中的市场。我把不可思议的眼神投向那片低矮围墙上的弧形棚顶。“别小瞧了这个地方,里面可是真正的藏龙卧虎。”王社长似乎看出了我的震惊。
该怎么描述那个市场呢?如今的北京似乎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大的批发市场如动物园、如金五星早已是正经八百的钢筋混凝土。硬要找个相似的,那“四虎”有几分像当年的秀水街,但比秀水街更简陋。简单撑起的铁皮棚注定了商户们不得不经受酷暑的炙热和寒冬的刺骨。“四虎”附近还有几排厂房样的建筑,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几家批发市场。
我住的地方就在华商聚集的区域,是幢百年老建筑,据说已经属于政府保护的建筑,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斑驳的墙壁,锈迹斑斑的栏杆,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层高足有4米2,让人身处室内依然感觉畅快淋漓。周围也都是类似的建筑。古则古矣,却也明显让人看到了城市的破败和政府的无力。
小小的机场、棚户般的市场、斑驳的城市,这就是我对布达佩斯的初印象。
那些人
出国,自幼的印象中一直是令人羡慕的事情。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在未经世事的眼中一向是种华丽的存在。即便随着阅历的增长,国外生活的玫瑰色外衣逐渐褪去颜色;即便曾留学遥远的美国,亲身体会了他乡生活的酸甜苦辣,匈牙利华侨华人的经历依然给了我不小的冲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匈之间互免签证,匈牙利成为欧洲对中国人唯一免签国家。成千上万的国人怀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登上了鱼龙混杂的东方快车,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来到了布达佩斯。
大多数留在匈牙利的中国人都有很相似的经历:先是大包小包塞进东方快车的两人小包厢,走一路卖一路,到莫斯科把手中卢布换成美元,然后进入布达佩斯,开始辛苦的创业历程。从最初的地铁口小地摊,到如抢命般抢摊位的赶集,到租或买下自己摊位的练摊,再到后来的越做越大,每一步都浸透了汗水与泪水。当地华人常说,现在大家是好了,有房有车。可是当年谁没吭哧吭哧拉过四轮的小货车?谁没提心吊胆攥紧练摊一天的收入挤过公车?谁没在“四虎”的铁皮棚里汗流浃背或是瑟瑟发抖过?凡此种种,皆为创业者风光的背后,皆为回首时大多人有意无意回避的艰辛。
近20年的打拼后,今天匈牙利的华侨华人构成了一道很独特的风景。欧洲的华侨华人几乎都知道,布达佩斯的中餐最地道,而且布达佩斯的中餐馆数量众多。在可口可乐公司工作的马小姐说,目前单单与可口可乐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中餐馆(包括快餐店)就有200多家。而这,绝不是全部。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匈牙利的华人大概有两万人,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布达佩斯。而且,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里的华人几乎个个是老板。”的确,如今的匈牙利华人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创业阶段,进入了事业扩张期。华人有钱,已是当地人的共识,也成为各类不法分子的目标。每年圣诞节前两个月,便会听到各种某某被劫某某因财受伤的消息。即便如今大多数华人已不必再身带巨额现金挤公车,年底依然是人人神经紧绷的时候。
第一批来匈并留了下来的华人如今都已四五十岁,不过,与曾经的落叶定要归根的想法不同,许多人回国多次,最终依然决定在匈牙利继续生活。“虽然觉得国内百般好,但是毕竟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这里的风土人情都已习惯,大到气候环境小到开车习惯都适应了这个节奏慢悠悠的地方。犹豫很久,还是舍不得离开,国内偶尔回去看看就好了。”不止一人这样说。不过,对子女他们却有不同的打算。二代移民大都从小接受匈语和英语的双语教育。许是父母觉得匈牙利之外的世界更广阔,所以希望子女能带着英语这个工具,离开匈牙利,追寻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那些日子
两个月的时间,我工作生活在匈牙利的华人之间,好比体验着另一个空间的衣食住行,感受着另一个人群的悲欢喜乐。
我的房东是位40多岁的女士,我称她柳姐。她上世纪90年代中随丈夫来到匈牙利,几年后离婚,之后便一直单身。2008年,她贷款买下了现在的公寓。我到她家时,她搬家没多久。柳姐的公寓离“四虎”市场很近,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多瑙河从布达佩斯穿城而过,把城市大致分为布达与佩斯。布达位于布达山上,是风景区,也是富人居住的地方。佩斯是新兴城区,华商聚集的各个批发市场便位于此区。大部分华人为了生意方便,都居住在佩斯。目前只有少数华人搬上了布达山,渐渐远离了华人圈。
这似乎是种规律,海外华人根基未稳之时,大都聚集在一起,正如最初的曼哈顿唐人街,可以一辈子不讲英语一样生活得不错。不过随着实力的增加,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意愿日渐强烈,华人会有意识地搬离华人聚居区,远离华人生活圈,逐步向当地社会靠拢。对于华人移民历史只有20多年的匈牙利而言,这个过程刚刚开始。
到匈牙利的第一天,柳姐便带我去了华商聚集的批发市场。柳姐带我去了几家她熟悉的店,一边和老板聊天,一边买衣服。这里的衣服令人吃惊的便宜:合人民币15元的长袖棉质T恤、30元的毛衣、十几元的挎包,等等。她还常常教育我,下次过来不要带那么多衣服,来了就去市场买,走时如果不喜欢,丢了也不可惜。
当然,并不是说这里的华人只穿这样的市场货,大家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小马是当地做得不错的雨具商人,他的身上基本都是Zegna或Polo等国际名牌。当然,因为关税等原因,在欧洲买一线品牌的产品比在国内买要便宜很多。
柳姐平时都是自己烧饭。出生在湖南生长在陕西的她对自己的手艺很满意。她常向我描述,她原来在公司上班时,中午带着自己做的排骨啊青菜啊在公司吃,每次都让办公室的人羡慕不已。现在她从公司辞了职,转做帮人转身份的事务所,常常出去吃,每次回家都会大包小包,随便一收拾便是丰盛的一桌。
人的口味是很固执的东西。在匈牙利生活了一二十年的华人依然钟爱中餐,提起匈餐,大部分人都会皱皱眉头,露出不屑的神情。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匈牙利人的口味偏重,某些方面与中餐也有相似之处。最有名的匈餐有我们熟悉的土豆牛肉,有多瑙河鲤鱼的鱼头汤,还有很像中餐油饼的面食。不过,多相似都没用。虽然就价格而言,匈餐比中餐要低一点,但是华人无论是聚会还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大都会选择中餐馆。
至于行,目前华人基本人人有车,像柳姐这样不会开车出门靠公交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过,就像柳姐说的,布达佩斯的地铁、有轨电车和公车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两个月里,我也常常搭乘公共交通,几乎从未遇到过人挤人的情况,而且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车上明明有座位,很多当地人都选择站着。像欧洲大多数城市一样,布达佩斯的公交系统也没有售票员,只有偶尔出现的检票员。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只在地铁口遇到过一次查票。绝大多数时间全凭自觉,当然这种自觉背后有逃票后的严惩做保障。
在匈牙利做记者
目前,布达佩斯有七八家报社,最大的一家发行量为2500份左右,《欧亚新闻报》位居第二,发行量2000份。对一个两万人左右的市场而言,竞争不可谓不激烈。靠办报就可以年收益10万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匈牙利的华文报纸在带些恶性的竞争中进入了免费时代。而在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下,如何保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有所发展成为必须考虑的事情。
匈牙利华文媒体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人才,缺中匈双语流利而且中文写作能力强的人才。这既说明了华人圈与当地社会的分离状态,也限制了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
若问籍贯,这里的华人以浙江福建人居多,其他如东北三省、河南、北京只占少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方快车上的“国际倒爷”虽然以北京上海等地的城市人居多,最终选择在匈牙利创业的却大都来自农村。所谓“学历”对他们而言,还是很遥远的事情。而且,最早的移民也不过20年左右,华人目前依然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存在,他们的关注面相对较窄。
面对这样的读者,当地华文媒体可谓绞尽脑汁。此次《欧亚新闻报》推出“华人故事”系列,是一次效果不错的尝试。华人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不至于低头不见抬头见,却是藏不住什么秘密。“华人故事”写的正是身边这些说熟悉其实又不熟悉的人,让人们在共鸣中梳理了自己的创业奋斗史。
作为记者的我,则在采访过程中见识了不曾想象过的多彩人生:有曾经的放牛娃、如今的成功商人;有完全自学匈语、凭着对创作的热爱而成功的草根翻译家;有曾经遭遇下药抢劫、如今潇洒过起“退休”生活的“中国第一女铁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纷呈的人生,我在匈牙利的记者生活随之变得多彩,我的人生也随之变得跳跃起来。
还是那个城市
有人说,对一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中有了朋友,便不再陌生;有了爱人,便可称为家。
城市还是那个城市,不过,在布达佩斯生活了两个月之后,这个城市对我而言已不再陌生,这个初印象极为糟糕的城市也变得可爱起来。房东柳姐总说,刚来时你可能不会喜欢这个地方,但是呆久了,你就会舍不得离开。
抵达这个城市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城市的一个侧面。两个月里,我游走于这个城市的其他角落,它的美丽逐渐显现。
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多瑙河穿城而过,给这个城市带来灵动之气。河上10座锁链桥,形态各异:古老的狮子桥全名塞切尼桥,因两个桥头威武的狮子得名;优雅的白桥因伊丽莎白而得名,也就是常说的茜茜公主;最具现代感的绿桥本名自由桥,因诗人裴多菲得名,正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作者……站在岸边布达山上童话宫殿一般的渔人堡中,如若细心聆听,恍惚间能听到各种流传已久的故事。
匈牙利盛产葡萄酒。去酒庄酒窖品酒买酒是匈牙利人和周边国家人周末的一大乐趣。一位匈牙利的朋友带我去了位于北部的Eger,经过大片葡萄园之后是连成片的酒窖。酒窖外停着的车挂着五花八门的车牌,人们抱着各种形状奇特的容器走来走去。品酒之余,小花园中三五成群的人围着露天篝火,吊着的大铁锅中煮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土豆牛肉。从火边经过,我们硬是被热情的人们拉着,喝酒又吃肉。那种感受,让人直直暖到心里。
匈牙利人还有一大爱好:泡汤。有人说,不去泡汤就不算到过匈牙利。这里称得上全民泡汤。匈牙利被称为“温泉之国”,全国已开发的温泉约有1300处,其中1/10在布达佩斯,堪称是世界“温泉之都”。而且,匈牙利的泡汤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时代。在此生活久了,很多华人也渐渐爱上泡汤。从40℃左右的温泉中走出,进入高温桑拿房蒸上一蒸,然后一头扎入冰点的水中,他们用两个字形容那种感觉:痛快!
天气好的周末,生活在布达佩斯的人可以开着车,一路欣赏田园风光,一个多小时后即可看到欧洲最大的淡水湖:巴拉顿湖。湖周围点缀在青山绿树间的精致欧式小房子正是很多人的休闲别墅。在湖边,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望向高处,是干净的蓝天白云;望向远处,是湖鸥徜徉在平静的湖面上。那点点白色,是闲适的天鹅,还有偶尔滑过的白帆。静静坐着,便能感受到那游走全身的惬意。
那个窗口
生活在布达佩斯之初我曾短期地住过一个10楼的房间,那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也是视力所及范围之内的最高所在。趴在窗口向外望,左边是绿树掩映的欧式房屋,远处是漂亮的黄色教堂尖顶。对这个城市的好感便点点积聚起来。最美的风景还是天空。坐在床上,一歪头,就看得到干净的点缀着云朵的蓝天,看得到几个尖塔式屋顶构成的窗口地平线。在布达佩斯的第一个雨天,我就坐在窗前,透过那个小小窗口,看了一天的云卷云舒、云淡云浓,看着云朵的颜色逐渐变深变暗,看着凌厉闪电划过长空。
我在匈牙利的两个月正如那个小小的窗口,让我见识了一个虽不能说美丽却是极为动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