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巷底的天是别样的,深长的巷道,弯弯绕绕,又像是围成了一个长形的大天井,大天井又被众多的四合院分成了许多的小天井,坐井观天,自有一番风味。金巷底,南起后街与横街的交叉口,北至鹤城西路(现天主教堂处),巷内还保留了早期的四合院建筑。四合院里的人家,早已不是原来的主人,而是来自县城的各个地方租住在此的,他们却彼此相处融洽。
寻“根源”
金巷底之名起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据传,早先巷内大都居住着金姓居民,因而得名。笔者想要找出一二个例证,可惜巷内并无金姓原住居民,有的也是后来者。
与金巷底相依偎而留存的是留宅塘、上山头和松阁巷,如你身处在这一带的某个院子里,或许你的左边是金巷底,右边就是留宅塘,如果下面是金巷底,上面或许就是上山头了。正如这里的一老者所言,这些巷子相互交叉、依偎,已分不清各自。因此,巷外来客只能凭着那挂在各家门口的门牌,才知道身处的到底是哪条巷子。“其实最早的时候,留宅塘、上山头都称为金巷底。”一位老居民告诉笔者,像留宅塘一样,原本是金巷底的一份子,只因了南宋宰相汤思退(青田县城人)的缘故,其影响力才盖过了金巷底。
原来,南宋时期,汤思退的的府邸就在金巷底,汤府外有个水塘,俗称汤宅塘,时间久了,汤宅塘就成了当时百姓对汤府一带代称,其声名也凌驾于金巷底之上。后因汤思退主张“金宋议和”,以遏制金人的南侵,排斥主战派张凌,致使张凌被罢官,死于谪途,为后人所不齿,被冠以“奸邪误国”之罪名罢官,在贬往永州途中忧悸而死。由于当时通信不便,一时间各种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抄家、灭族等传言传到了青田,汤思退家人怕被株连,便纷纷离开家乡避祸。于是汤宅变成了留宅,汤宅塘也被更名为现今的留宅塘。
走进金巷底,只见这林立的房屋中大多是以前留下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的门墙上雕饰着各式图案,不过彩漆早已脱落。小巷的入口处,有一处房屋,屋内的雕花门、梁栋业已倾圮。另一个小门内还有人居住着。据一位老者回忆,民国28年4月20日,浙江地方银行青田办事处便是设立在此,办理存款、信贷、汇兑业务,兼代理国库。36年3月改称浙江省银行青田办事处。1949年5月,由青田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接管。过后不久,也就迁移出去了。
探“天井”
随手推开一道木门,便可见一方天井。在金巷底,天井是抬头即可见的。天井,这是小巷的独留特质。这里的天井,大都是三面有房子另一面有围墙的样式。由于每家的住宅营建面积不同,天井的大小、形式也各异。
西晋文学家陆机有两句诗,曰:侧间阴沟涌,卧观天井悬。这或许是天井最早的来源吧。
天井是老宅采光最主要的途径,光线从天投射下来,照亮着原本暗黑的中堂。老旧的木房子里,天井大多比较大,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光明,使得居住在此的居民,也显得生机勃勃。现今,住在老宅里的居民多数是些租住在这里的小商贩,他们有些是白天摆摊,也有不少是晚上出去。因此,无论何时,小巷里总不乏人语声。还有些时常出现在街头巷尾的是跟随着子女来城里的老人,他们来这或是享清福,或是过来帮衬着家务。小巷有他们的加入,变得更加的欢愉,巷边用青石条搭着的石凳上总是余温不散。虽然,他们本不是小巷里的居民,只是租住在此间。可是她们的到来却让小巷变得有生气。
巷子里,还有许多老房子连接着新房子,一半是木料的老房,一半却是水泥墙。这种新旧合一的宅院天井并没有那种旧式宅院的天井宽敞。那些新旧合一组成的天井,因面积较小,光线被水泥高墙围堵显得较暗,而原来宽敞的天井,也渐渐地被缩小。而迎客之用的中堂也无人问津,虽然摆设还在,却也仅仅只是摆设而已。
有些宅院的天井,不止一个;有些宅院的天井深邃而悠长……各种形态的天井不胜枚举,看得人眼花缭乱。无论是临时的租客,还是长久的居民,也许偶尔抬眼望着尽收眼底的天空,那是对美好的一种回想,也是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