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择
【名家生平】
陈无择,名言,字无择,号鹤溪,浙江青田人。陈无择是南宋名医,约生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卒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一说为1131-1189年,今已难详考,平生事迹亦无考。
永嘉医派的重要成员卢祖常和陈无择交往颇深,对其敬仰有嘉,他对陈无择评价曰:“先生轻财重人,笃志师古,穷理尽性,立论著方,其持脉也,有若卢扁饮上池水而洞察三因;其施救也,不假华佗剖腹刳肠而彻分四治。”
陈无择弟子众多,其中较有名者有王硕,著《易简方》一卷,后又有卢祖常、孙志宁、施发等人或出陈氏门下,或私淑其学,皆聚集于浙江温州地区,卢祖常在《易简方纠缪》中记载:“乡之从先生游者七十余子。”由此便形成了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石,《易简方》为学术中心的“永嘉医派”,成为与北方金国的河间、易水两大派并立的另一医学中心,而留下了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学术成就】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全书18卷,180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载方1050首。该书虽也属于方书一类,但是医论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并重点讨论了病因学问题,其“三因致病”理论是对中医病因学理论的系统总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为:“每类有论有方,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赅,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
中医病因学说在《内经》时代就已非常发达了,到了宋代以后进入成熟阶段,陈无择的三因说正是对前代病因学说的一次系统总结。陈无择的“三因致病”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张仲景《金匮要略》三因说的影响。但是张仲景的“三因”所论述的实际上是三种发病方式,更多的是属于病机学的理论,而陈无择将不同的病因做了系统分类,是对历代积累起来丰富的病因学内容重新进行高度概括。陈无择将复杂的病因分为三类: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故结合病证详细论述。书中明确指出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因其为“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外因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因其“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而饮食饥饱、虎狼毒虫、劳累、房事、外伤等除内因与外因之外的所有致病因素,皆乃“有背常理”, 故为不内外因。这三种致病因素,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病。这种归纳简明地概括了各种病因的性质,对于病因学理论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