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谥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受邀出山,施展抱负
刘基出生在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一个诗书世家里。他虚心好学,才智出众,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年轻时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徵、诸葛孔明之才。公元1333年,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在家闲居三年后,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比感激元朝皇帝赐给自己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才华和忠诚去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却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
元朝末年,官府衙门受贿成风。刘基清正廉洁反受同僚们的嫉恨和排挤。尤其是刘基得罪了蒙古族官员,使他们对其更不能容,群起攻击,造谣毁谤。刘基秉性耿直,决不随波逐流。他看到在这种环境中自己很难有所作为了,于是毅然投劾辞职,回归青田老家,闭门读书。
刘基的第一次入仕在地方上已经有了一些作为,所以声名在外。他辞官回家不到3年,江浙行省以儒学副提举起用他,授行省考试官。但这次当官与前次一样,并未长久。到任后不久,他见不平事激愤直言的脾气又犯了,上书揭发了监察御史失职的事。上司斥责他多管闲事,所言不实。他一气之下,又辞职而去,在心灰意懒中移居杭州,寄情山水;在西子湖畔、武林山麓饮酒赋诗,遣兴自娱。
刘基本是个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名士,原想进士及第后能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但入仕后,却几经沉浮,终不能得志。追昔抚今,他感慨万千,于是在归隐青田老家后发愤著述,写下了一部重要的传世著作《郁离子》。
正当刘基在家埋头著述之时,浙东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他在乡间默默著述的隐居生活,使他终于有机会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发挥才智,成为功冠一代、名传千古的明代开国文臣。朱元璋的出现正是这一契机的开始。
公元1352年,淮西红巾军朱元璋在濠州起兵。后来他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向南进发,一路上下滁州、取太平、占金陵,建立了根据地;随后又进军安徽,直逼浙江,连下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在不到6年工夫里,他就从一个小小的九夫长变为一方之雄。他不但自己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重视网罗知识分子来为自己服务;尤其在听纳名儒范常、陶安、朱升、唐仲实等“禁屠杀、安人心、占金陵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和建议后,势力和声望有很大提高,便更尊重有识之士。他每到一地总是先拜访当地名士,召请他们出来。朱元璋占据处州以后,听说浙东名士刘基正隐居青田老家,便派人携带重金聘请刘基。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义军,对于名儒刘基来说是一种背叛失节的行为,使他难下决心跟从朱元璋。于是他便以身体有疾、风烛残年的老母需要尽孝、两个儿子尚未成年需要教养为由婉言拒绝了。
朱元璋只得再次派江南名士、处州路总管孙炎前往青田邀请。看到元王朝的不可救药,体会到朱元璋的诚意及群雄中只有朱元璋成得了气候的事实,刘基终于决定应聘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于是他打点行装,由青田赶往金陵。
刘基一到金陵,朱元璋马上亲自接见,接着以谦恭的态度向刘基请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的策略。刘基当即呈上早已构思拟就的时务十八策,详细分析形势,列叙各项谋略方策。朱元璋听毕大喜过望,直恨相见太晚,立即命令有司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奉待刘基,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与机密要事的谋议。朱元璋的信任使刘基深为感动,庆幸自己遇到了明主,也大大触发了他为国为民效力的夙愿。于是他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高瞻远瞩,为朱元璋制定战略方针
刘基初到金陵时,朱元璋在军事政治上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金陵站稳脚跟后,朱元璋占据了浙江部分地区,使其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但东边张士诚和西边陈友谅也都不弱,而且他们有联合夹攻朱元璋的意图,对朱元璋形成很大威胁。其次,朱元璋虽早有效法沛公刘邦的志愿,但一直未立起自己的旗号,而尊奉刘福通控制下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主,受他的封爵,用龙凤年号。因此,打破军事上张陈的夹击、政治上受制于人的局面,是朱元璋继续发展势力、争雄取胜的关键一步。
公元1360年5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并且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朱元璋采纳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此役仅在刘基投奔后的两个月,就充分显示了刘基卓越的军事才能。
陈友谅虽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为了扫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后推翻元朝政权,朱元璋军中对东张西陈两个战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打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对朱元璋也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其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所以应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这样就容易攻伐了。这两人要是被平定了,就可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策,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公元1361年,朱元璋亲率三军溯长江西征陈友谅。他们首先攻打安庆,结果没能取胜。刘基知道陈友谅重兵驻防安庆,其老巢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必定空虚,便建议马上转攻江州,果然一举拿下。陈友谅弃逃武昌。不久,陈友谅部臣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保留部队为条件前来议降。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劝告,接受胡廷瑞的条件。胡廷瑞投降后,其他守将见此纷纷效仿。整个江西很快并入朱元璋的版图。公元1363年4月,陈友谅乘朱元璋北上解小明王韩林儿安丰被围之机,从武昌率军倾城而出,围攻洪都,想夺回这一重镇。守将朱文正力拒抵抗。两军相持多日。7月,朱元璋率大军南下,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上。刘基日夜随侍朱元璋左右,参与军机。两军鏖战,血染湖水。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在湖面上相持不下。这时刘基向朱元璋献计,建议派重兵扼守鄱阳湖四周出口之处,以困陈友谅。不久,陈友谅率残军突围,想从小港岔口处逃窜,结果被朱元璋军扼住。陈友谅战死,余军大溃。消灭陈友谅势力以后,朱元璋马不停蹄,立即又挥戈东进,征伐张士诚。公元1367年9月,他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死。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尽归朱元璋所有。朱元璋对刘基说:“先生是我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由此可见刘基对于大明王朝的建立的功劳之大。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北伐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凯歌声中,宣布了明朝的建立。他登基称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和太子赞善大夫。刘基虽然不受丞相之职,在公元1371年,朱元璋论功行赏时,还是授他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等一系列要职和头衔。
碰到朱元璋,安享晚年成为一种奢望
大凡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或韬光养晦,安享晚年,或骄横恣肆,最终被戮。然而,像刘基这样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却还是少见。
朱元璋曾将刘基比作张良,于是就有人也将刘基与张良比较。明人廖道南就说,汉代大封功臣,张良仅要求封为“留侯”就满足了,然后专心于道术,明哲保身,传说中还变成了神仙;而刘基却没有急流勇退,反而犹豫在朝,最终就像野鸡投于网罗、野象因其象牙而遭杀身之祸。
其实,在洪武元年(1368年)刘基被授予御史中丞职务的时候,他还是很有点意气风发的。中书省都事李彬犯下贪纵之罪。李彬是丞相李善长的亲戚。李善长请刘基缓治李彬之狱。刘基坚决主张查办,并派人专程向远在汴梁的朱元璋汇报。李善长却在朱元璋面前抢先告了一状,说刘基“专恣”。对于专制君主来说,臣下的专恣自是不可容忍。朱元璋对刘基的宠信开始打折扣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刘基的方术似乎也不灵验了。天大旱,刘基进言道:“阵亡士兵的妻室共有数万之众,居于别营,阴气郁结;工匠死后,尸骸未收;张士诚的降卒们都编入了军户。这三点有干天和,所以发生旱灾。”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妥加处理。谁料十天过后,依旧大旱。至此,刘基只得卷铺盖回老家。
但刘基毕竟是开国元勋,朱元璋没有一下子做绝。仅仅三个月之后,刘基又被召回了京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被封为诚意伯。微妙的是,此时的朱元璋对刘基不再是言听计从了。例如,朱元璋对李善长不满,想换杨宪、汪广洋或胡惟庸为相,咨询刘基的意见。刘基据实情指出了各人的缺点,认为三人都不宜为相。然而,朱元璋后来却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先后起用为相。刘基所说的一番话,传到三人耳朵里,明摆着是得罪人。可见,刘基在明朝建国之后的生活,过得非常压抑。
刘基年轻时所写的诗,抑扬顿挫,豪气非常,使人读了热血沸腾。但功成名就后,他反而屡屡哀叹穷病衰老,昔日的豪气荡然无存。设身处地一想,也很容易了解他的难言之隐。想当年他同朱元璋一块起义,老谋深算,运筹帷幄,大策方略多是他一人擘划。那时如果分道扬镳,收纳一班豪杰,自己干去,当日的宇中,真不知是谁的天下?可恨费尽了心血,都为他人做了嫁衣。好容易造反成功了,大明帝国成立了,自己得到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诚意伯的虚头衔,一些金玉粟帛的零星赏赐罢了。比之朱元璋的富有四海、南面而王、生杀予夺集于一身,何尝不是天壤之别。加之,朱元璋猜忌嗜杀,屡兴大狱,少者牵连几千人,多者累万。眼看着身边的故朋旧友杀的杀,族的族,流的流,说不定哪一日就会杀到自己的头上来!自己又是功高震主的人,走了不好,不走也不好。此中难言之痛,想来很少人能知道吧!
碰上朱元璋这样的猜忌之主,归乡隐居,安享晚年,对刘基来说也成了奢望。刘基意识到自己直言敢谏得罪了许多人,因此想从官场及早抽身,回乡过安逸清闲的生活,免遭不测之祸,多次上书请求告老回乡。洪武四年,刘基回到故里。在乡间,他谢绝一切官府往来,每日只是饮酒弈棋、读书吟诗,从不谈论过去功绩。但他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厄运。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出任丞相。他对刘基不荐举自己为相怀恨在心,于是在皇上面前诬陷刘基,说他在家乡谋占了一块王气之地作自己的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篡位,于是革掉了刘基的俸禄,准备严加查办。
老迈的刘基吓得从家乡星夜兼程来到南京,再不敢回家乡,抑郁惊恐成疾。胡惟庸派医生诊治。服过药后,他却觉腹中郁结,估计也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一直到他病得实在不行,朱元璋才一纸赐文,送刘基回乡。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刘基卒于家中。据说,他死前遗命锉骨扬灰,恐是无稽之谈。实际上他是被葬于其乡夏山上。
后人有谒刘基墓诗,“卧龙名大终黄土”。再英武的谋略之士,终究逃不脱黄土一抔的命运;空留下旷世奇功、诗文美名和数不尽的神话传说,供后人品味。
刘基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军事韬略、兵法智术、农事医学无所不精,顶着神秘色彩的光环,是能未卜先知、透彻天机,有着非凡智慧和谋略的神秘人物,故有“智圣”之美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刘基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称其为“吾之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他运用出其不意的战术,每遇战事往往以奇计制胜。刘基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不仅使同僚下属钦佩不已,也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与尊敬。朱元璋将他比做汉代谋臣张良,尊称他“老先生”而不呼其名,经常和他一起商量军政大事,有时遇有重大决策,仅召他一人进密室相议,一谈便是半日。朱元璋有时对他几乎到了依赖的程度。刘基也以朱元璋为不世之遇,悉心辅佐,知无不言,为朱氏大明王朝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